智畅行智能化探索网
首页 > 智能交通 > 交通安全深入人心 行车记录仪渐成刚需

交通安全深入人心 行车记录仪渐成刚需

行车上路难免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但一部分司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开斗气车。据齐鲁网报道,2019年6月13日,在青新高速10公里处却上演了别车闹剧:开棕色大众车的男子尽管有错在先,但在与通话时反而倒打一耙,诬陷报警驾驶员故意将其逼停。最后,通过查看报警驾驶员行车记录仪视频及监控视频认定,大众车违规变道,且多次刹车阻碍后方车辆正常行驶,以“变更车道时影响正常行驶的机动车”被处以100元罚款。

出行安全受重视 行车记录仪逐渐普及

近年来,因别车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轻者造成道路堵塞,重者引发交通事故、危及生命,故意别车的行为已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威胁。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为了保障自身行驶安全,几乎每辆车都会安装行车记录仪。别车等行为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刺激了行车记录仪的需求增长。据智研咨询数据,2018年我国行车记录仪行业产量约3355.4万台,进口量约20.2万台,出口量约754.7万台,国内行车记录仪行业需求量约2620.9万台。

不止于记录 行车记录仪不断增添新功能

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于飞机的“黑匣子”。

近年来,随着交通出行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智能行车记录仪也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智能行车记录仪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能提供一键实时上传分享及举报、APP管理、照片及视频云存储功能。甚至可以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庭监控使用。

据易观数据,预计2019年智能行车记录仪将占整个行车记录仪市场的50%,未来几年,这一比例将不断提升。

未来或成为车联网入口

互联网时代,消费迅速变成基本需求,行车记录仪作为车联网的入口价值已经明显出现,通讯、语音识别、深度优化系统、自动雷达、Wifi连接、GPS、FM发射等成为标配,将快速普及。

而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行车记录仪可以与、路政等部门连接,与保险公司展开合作,与设备相连,进一步地解决安全出行问题。

未来,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带动下,行车记录仪将在出行过程中提供更为多样的人机互动和个性化服务,通过大数据与云服务为车联网的搭建奠定基础。

标签:

猜你喜欢

智能交通公司 阿里达摩院结盟...
昨日,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据悉,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系统化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
智能轨道交通 阿里宣布与英特...
9月14日,阿里巴巴AliOS宣布将与英特尔、大唐电信集团展开智能交通-车路协同领域的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边缘计算平台在V2X上的应用...
智能交通公司 量产L3自动驾...
自动驾驶汽车包含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执行控制一整个功能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电子产品。在广泛应用之前,每个环节都要经过严苛的测试验证。当前行业标准尚未形成...
智能轨道交通 酒后驾车屡禁不...
尽管平安是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但至少在驾驶这一方面,许多人仍旧将一时的便利排在生命安全之后,酒驾、醉驾屡禁不止。 2019年6月22日晚,重庆云阳县一辆轿...

强力推荐